2015年,中国航天科工7123开元优惠大厅所属航天亮丽工程部团队踏入青海,在各区县如火如荼地加速实施电力建设工作。
5年间,这支青海电力保障团队在当地电力工程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家喻户晓的“先锋军”。辉煌成绩背后,凝结着他们的汗水与艰辛。
冲刺 不畏艰难挑战
当时,青海电力建设尚处于开荒拓展阶段,难度高、任务重。现任团队负责人、航天亮丽工程部经理马兵军主动请缨前往青海进行调研,就青海电力建设工程的开发和落地提出了完整、系统的方案。
2015年9月,航天亮丽成立工程部,负责公司的电力施工和运维工作。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第一次来到施工现。肀土轿煌戮拖露ň鲂囊龊们嗪5缌ㄉ,为贫电地区送去平安电、稳定电。
自组建以来,该团队的服务地区一直集中在青海省等高海拔地区,空气稀。稍锖,极端天气时有发生。施工和运维成员们刚进青藏高原就产生了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失眠等高原反应,在这种状态下实施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哪怕再困难,我们也要保障好青海电力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啃下硬骨头,不畏挑战,展现航天风采!”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95后张宁强独自一人负责了全县数万个家庭的电力运维工作。
这些年来,团队成员们一次次地穿越戈壁无人区、深入高原牧区,只为点亮牧区深处那一盏盏明亮的灯。
攻关 展现航天精神
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以来,团队成员们几乎踏遍了青海的每一片土地,体验了地区电力建设的各种艰辛,但他们始终爱岗敬业,有力有序、保质保效地推进着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当地各地区的电力建设工作,确保工程可以在年底如期竣工。
畜牧业是青海的支柱产业,牧民们以牧场为中心,分散居住。牧场与牧场之间往往隔着绵延上百公顷的戈壁和沙漠。
团队成员姚亚运的工作地点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他几乎每天都要驱车200多公里,前往各地为牧民的安全用电保驾护航。一年下来,工程车的行驶里程已有数十万公里。
为了工作,团队成员常常忘记饭点,却总能确保工程如期推进;他们牺牲休息日,争分夺秒赶抢工期,却总是不厌其烦、反复与居民沟通,保证他们能正常用电;他们背井离乡,远离亲人朋友,却与青海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不怕苦、不怕难,用铮铮铁骨为新时代航天人写下生动注脚。
战斗 创造更多可能
5年多来,团队累计安装调试电能表30万台,为近19.35%的青海家庭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服务,他们的运维工作多次获得客户的肯定和认可,综合采集率一直以来位居前列。
团队先后前往青海、陕西及重庆等地,累计服务46个市县,为公司增加产值6000多万元。
他们的工作打通了国家电网公司在贫电地区的“毛细血管”,为祖国的电力基础建设和电力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U狭吮咴兜厍推独У厍傩盏目煽坑玫,给他们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5年来,这支队伍充分发扬航天精神,直面难关挑战,在汗水中挥洒青春,铸就钢铁般的意志。他们拥抱电力梦,奉献电力事业,获得了一个又一个亮眼的成绩。
接下来,该团队还将不断求索,向着更远的目标前进。“不懈追求,不畏险阻,开拓新领域,我们未来一定能创造更多的可能!”对于未来,马兵军自信而坚定。(文/王育、于永兵)
原文链接:http://211.100.197.201:8081/htb/2020-12/31/content_37779.html
|